文旅頭條訊(通訊員 韓雪 文)近年來,雙柏縣采取“一心一品,雙核驅動 ”模式,加強彝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切實激發群眾的文化自覺性,不斷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不斷提升文化自信。

“一心”即著力打造中國虎鄉彝族文化核心區。通過傳承、弘揚彝族虎文化,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擴大其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極具雙柏特色的地域文化得到彰顯,并融合到特色城鎮建設之中,提升“山水園林城”的城市品位。

“一品”即整合資源,集中優勢,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充分發揮民族文化、音樂、歌舞、演藝、文學、彝劇等門類優勢,把優秀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原生態文化資源轉化成為民族文化精品。加強對老虎笙、大鑼笙、小豹子笙、花鼓舞、四弦舞等民間笙舞的保護、傳承和推廣普及;培育一組反映雙柏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臺劇,發展一批民間手工藝品,打造一張舞臺藝術品牌,強化以木雕、小說、攝影、刺繡、彝文書法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民族文化資源開發,推動文化與有實力的經濟企業實行“聯姻”,逐步實現民族文化產業化;利用虎文化節、七月十五節、仙鶴節、象山節等民族節日,積極挖掘節慶文化,群策群力實施民族文化項目,加快特色民族文化城鎮建設,打好“生態牌”“特色牌”。

“雙核”即內化研究與外化宣傳雙核驅動。一方面加強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研究。開展對歷史、傳說、美食、歌舞、服飾、民俗、風情、文學等民族文化的研究,成立彝族刺繡協會,加強對彝族服飾的研究,收集、設計并推廣雙柏縣特色的民族服飾,加強彝族服飾保護;加強對“阿色調”“四句長腔”等彝歌彝調的保護、發掘、傳唱。另一方面是加大民族文化對外宣傳和交流,培育優秀民間文藝人才,目前雙柏縣共培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人、州級6人、縣級62人;采取“請進來”“送出去”、頂崗培訓、群文輔導等多種舉措加強對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訓,切實挖掘保護傳承好多姿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實現民族文化名縣的戰略目標。


徐俊、雙柏縣文旅局 圖
責編 王楚云
審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