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月太陽歷
彝族歷史上的歷法是一年10個月,一月36日。用十二屬相(十二生肖)即按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十二獸”輪回紀日、紀歲。一個屬相周為12日;每輪回三個屬相周為36日,便是一個月;每輪回三十個屬相周為360日,便是一年,因一年只有10個月,便不用十二屬相紀月。彝族計算歲數時,每過十個月算一歲。一年十個月終了之后,另有五至六天置于歲末。作為“過年日”。過年日通常是5天,每隔三年加一天為閏日。常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彝族太陽歷根據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以定寒暑季節,斗柄正下指為大寒,正上指為大暑。由這兩個寒暑節令把一年均分為上下兩個半年,各占五個太陽月。大寒期間為過年日;大暑期間過火把節。大寒之后是立春,由寒轉暖;大暑之后是立秋,由熱轉涼。
(二)十二獸歷
現彝族一般采取十二月歷,用十二獸肖紀年、紀月、紀日。但各地的十二獸肖不盡相同,如川滇黔彝族十二獸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哀牢山彝族十二獸為: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桂西彝族十二獸為: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彝族對十二獸肖紀年非常熟悉,各地彝族均會根據它來推算年歲,用以紀月紀日。
?。ㄈ┬窃職v
彝族的星月歷是依據月亮在恒星間的位置創造的一種歷法。彝族的二十八宿是從雞窩星開始,推算月亮的位置或行程以雞窩星為起點,經放牧星、銅頭星、銅手星、銅腰星、銅尾星、雪前星、雪翅星、雪腰星、雪尾星、金星、露冬星、露山星、豹角星、豹頭星、豹口星、豹手星、豹腰星、豹臂星、豹尾星、摻雜星、神座星、座五星、天屋星、月空星、傷主星、掃尾星、移動星運行一周,有時為28天,有時為27天,稱為一個恒星月,同時以每日月亮所在的星宿作為恒星月的日名。當月亮運行到雞窩星附近的那天叫做“拖節”日,月亮在其他二十七宿附近的日子叫“路足”日。“拖節”日的一般時間為六用二十四、七月二十二、八月二十日、九月十八日、十月十日、冬月十四日、臘月十二日、正月初八、二月初六、三月初四、四月初二,五月沒有。
?。ㄋ模┦芦F歷
彝族測繪太陽轉道的運行規律,用十棵桿影的移動情況,以及南北和東西二線焦點上的水珠反光時發射出的光環變化來確定其軌道的南極和北端,從而分出年、季、月。把一年分成陰陽兩截,一至五月為陽年,六至十月為陰年,并用虎、水獺、鱷、蟒、穿山甲、麂、巖羊、猿、豹、四腳蛇來代替月數和年份,形成十年一次虎年虎月虎日的十獸紀日歷法。
?。ㄎ澹r段
涼山彝族根據天色的明暗和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把一天分作十個時段:雞鳴時,黎明雞鳴為一天開始,雞鳴以前仍屬前一天晚上;天微明時,能夠模糊地看到東西的時候;天大亮時,日出前后;放牲口時,上午;太陽當頂時,中午;太陽偏西時,下午;太陽落山時,黃昏;天黑時,天黑以后至睡覺前;入睡時,晚上;熟睡時,深夜至雞鳴前。也有一日八個時段的分法,這八個時段的名稱依次是:早晨(沙特)、上午(則古)、中午(馬火)、下午(布節)、傍晚(姆斐)、黃昏(什作)、半夜(思閣)、雞叫(劃布磨)。
?。┘竟?/p>
彝族太陽歷是根據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定寒暑季節的。彝族巫師是根據北斗星斗柄在黎明前的指向定季節:春天“斗柄”指西;夏天“斗柄”指北;秋天“斗柄”指東;冬天“斗柄”指南?!段髂弦椭尽分休d有彝族先民以草木的枯榮變化定季節:“樹木開花時,就叫春三月;樹木花謝時,就叫夏三月;樹木成熟時,就叫秋三月;樹木枯降時,就叫冬三月。”
?。ㄆ撸┓轿?
彝族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日出為東,日落為西;水頭為北,水尾為南(彝族地區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有四個副方位,并以四種生肖表示,東北為牛,東南為龍,古北為狗,西南為羊。這八個方位統稱“八方”,由此又生成彝族的八卦。彝八卦的卦名為哎、哺、且、舍、魯、朵、哼、哈,前四卦為陽卦,后四卦為陰卦。彝八卦是彝族先民對宇宙八方的認識和定位。先定南、北、東、西“四方”,命名“哎、哺、且、舍”,合稱“體門”或“體通”;再定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角”,命名“魯、朵、哼、哈”。連四方、四角合稱“八角”,彝名“亥啟”,即“八卦”。